2025年第二十一届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年度奖初评结果公示
2025年第二十一届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年度奖
初评结果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5年第二十一届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年度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及北京市、朝阳区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质量为核心,突出成果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经过资格审查,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初评,决定推荐38项成果进入复评(名单详见附件,排名不分先后)。现对结果进行公示,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署名提出。
联系电话: 64676535
受理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
地 址:朝阳区潘家园华威北里27号楼
邮 编:100021
公 示 期:2025年11月7日-2025年11月13日
附件:2025年第二十一届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年度奖复评入围名单
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年度奖评审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2025年11月7日
附件:2025年第二十一届朝阳区教育教学成果年度奖复评入围名单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所在单位 |
持有人 |
|
1 |
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慢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唤醒与表达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 |
李文越 |
|
2 |
“境润式”戏剧育人十年实践探索 |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
叶地凤 |
|
3 |
三融驱动·四位一体:小学人工智能核心素养培养范式构建与实施 |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 |
谢冰 |
|
4 |
绽放思维之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
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 |
蒋秀云 |
|
5 |
双循环五阶段:“行思一体”语文学科育人实践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
崔桂静 |
|
6 |
“数智赋能·生本阅读”:整本书深度阅读育人实践探索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九十四中学) |
李燕 |
|
7 |
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初中历史跨学科 主题学习资源群构建与实施 |
陈经纶中学嘉铭分校 |
米绍霞 |
|
8 |
文化浸润式自然教育——基于中华文明纹样的幼儿亲自然情感培养实践 |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家园幼儿园 |
陈海娟 |
|
9 |
数智赋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五育融合的创新实践 |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 |
金立颖 |
|
10 |
家园合作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十年实践研究 |
北京市朝阳水碓北里幼儿园 |
吴燕 |
|
11 |
基于数学语言转换的小初高一体化的数学思维贯通培养课程的建构与实施 |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
王欣 |
|
12 |
国家课程为基 三趣引领成长——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中学生物学课程体系探索 |
北京中学 |
王岳琼 |
|
13 |
“三导四维五构”:美育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创新实践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
李莉 |
|
14 |
涵养科学家精神的初中科学育人体系实践探索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
李威 |
|
15 |
化教为学:基于学习逻辑的课堂教学范式十年探索 |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 |
李志欣 |
|
16 |
匠魂坊体—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
杨秋静 |
|
17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探索 |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 |
张京京 |
|
18 |
小初高一体化学科关键能力培养的校本实践与创新 |
北京市日坛中学 |
李克明 |
|
19 |
指向科技素养的物理综合实践课程研究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
金朝娣 |
|
20 |
小学阶段“全接纳-慢引导”生命涵育系统建构与实践探索 |
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金都分校 |
郑丹娜 |
|
21 |
小学“书法+”课程体系的一体化设计与实践 |
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 |
吴紫薇 |
|
22 |
朝花顺和 生命绽放:小学融合 式戏剧育人范式的实践与成效 |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 |
王薏 |
|
23 |
生命 生长 生活:大健康观下课间育人生态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
齐振军 |
|
24 |
《在行动中创新 在研究中成长——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 |
杨慧 |
|
25 |
证据驱动,素养梯升:初高中地理实践校本课体系构建与实施 |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 |
李翠格 |
|
26 |
舞韵养形 创意润心--基于艺术核心素养的“创意舞蹈”课程九年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广华学校 |
刘仕琦 |
|
27 |
思问课堂——实现学生自我完满发展育人新范式的二十年探索 |
北京中学 |
李舒宇 |
|
28 |
共情·共生·共担:国际视野下红色基因教育的芳草实践 |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 |
杨媛 |
|
29 |
**15年:小学生体质健康提升路径的实践探索 |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
陈立华 |
|
30 |
指向深度学习的体育教师走班制教学十年探索与实践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
唐天辉 |
|
31 |
友善价值观导向的预防欺凌生态化协同育人实践探究 |
北京市三里屯一中 |
张鸿茜 |
|
32 |
从外在压力到内在驱动:名校办分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十年探索 |
北京师范大学三帆中学朝阳学校 |
井绪潮 |
|
33 |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实现自我成长——小学自主社团的育人实践探索 |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团结湖分校 |
刘治国 |
|
34 |
以柔承托 以爱回应:区域托育高质量服务体系的构建与20年实践 |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 |
李健 |
|
35 |
教联体“六融”新范式:校家社协同育人生态系统构建与实践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
马红强 |
|
36 |
标准导向下的区域新任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
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 |
苗沐霖 |
|
37 |
新课程背景下集团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 |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
刘雪梅 |
|
38 |
“跨界筑基 实战进阶 赛创反哺” 职业高中社团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 |
王娟 |